在联合国眼中,如今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_世界大战_大国_和平
在20世纪,接连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为了吸取教训,世界各国痛定思痛,决心建立起一个可以让各国平等沟通的平台,减少国家之间的战略误判,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于是,联合国在二战主要战胜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以此表彰它们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过的突出贡献。
但是,中国作为二战战胜国,却在长达二十余年的历史里没能获取到本应属于自己的合法席位,直到1971年,五星红旗才在联合国的众多国旗中冉冉升起。但迟来的中国却并未“特立独行”,而是始终严格地遵循着联合国的各项规章制度,为维护和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那么,在联合国眼里,如今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迟到的公平
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在70年前,即使新中国是毫无疑问的二战战胜国,仍然被联合国排挤在外,其合法席位一直被国民党政权占据。为了争取本应属于新中国的权益,以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外交人员准确地判断出第三世界国家将会是我国最有力的国际伙伴,并为此开展了大量外交行动。
展开剩余72%1971年,乔冠华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踏上了联合国的演讲台,向世界展示了这个东方大国为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面对西方国家的刁难,乔冠华以犀利的言辞回击,同时,在决定新中国返回联合国的投票上,第三世界的国家们纷纷将赞同票投给了新中国,新中国终于获得了迟到了二十年的公平。
负责任的大国
在重返联合国的五十年间,中国一直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不懈努力。在事关和平的裁军协议方面,中国用行动表明了和平的决心,在数次裁军后,将军队规模从500万裁减至200万。在事关地区稳定的伊拉克战后重建、非洲维和等问题上,中国也担负起了大国责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援了相关地区的建设。
在1990年加入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后,中国累计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来,已经有16名中国官兵为了世界和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以说,中国在世界和平上付出的努力在整个联合国中都是名列前茅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中国践行了作为大国应当具有的维护和平的责任。
不可忽视的力量
联合国一直将中国的进步看在眼里: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可以说,中国的发展就是在提高人类的平均发展水平。在摆脱贫困与公共卫生健康方面,中国为全世界都树立起了优秀的范例。
当疫情爆发时,中国以无以伦比的动员能力,实施境内疫情清零的防疫政策,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压制了疫情的蔓延,对世界防疫带来了极大的鼓舞意义,极其有大国风范。
同时,在联合国眼中,中国也为人类摆脱贫困的事业提供了重大助力。一方面,国内的扶贫成果显著,从1990年起,先后有4.39亿人口摆脱了贫困,全面小康的任务基本完成,为世界范围内减少贫困人口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一方面,中国还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为非洲等国带去了生产建设的企业与人才,帮助当地的建设发展。如今,联合国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中国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中国对于联合国的意义是不可能忽视的。
发布于:天津市